世纪恒通在线提示:《蒙(méng)求》是唐朝李翰(hàn)编著的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儿童识字课本。全书都用四言韵文,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,上下两句成为对偶,各讲一个掌故,总计2484字。
【原文】张堪①折辕,周镇②漏船。
【注释】①张堪:字君游,河南南阳人,东汉时期官员,科学家张衡的祖父。
②周镇:东晋时期官员。
【译文】张堪为官清廉,乘坐车子的车辕都残破得快要折断了;周镇两袖清风,回京路上,船只遇到风雨四处漏水。
【典故】张堪折辕:典故出自于《后汉书·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》。
张堪是东汉初年人,他在担任蜀郡太守时,为官清正,在他的治理下,蜀郡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。
有一次,汉光武帝将全国各地郡城的属吏召集到京城汇报工作,工作结束后,光武帝特地召唤这些郡城的属吏,询问他们各自郡守的工作成绩。其中蜀郡一地的属吏向他汇报说:“上一任太守张堪在职期间,对民众宽厚慈爱,对待那些为非作歹的人,也能够以有效的手段将他们制服。后来张堪在平定公孙述叛乱的时候,缴获了一大批金银珠宝,这些金银珠宝只要张堪随意拿走一些,就可以使子孙后代衣食无忧。但是张堪分毫未动,全部上缴到国库中,等到他离任的时候,乘坐车子的车辕都破旧得快要折断了,随身被子和包裹等物品,也都是粗布做成,堪称清正廉明啊!”
周镇漏船:典故出自于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。
东晋时期的周镇,从临川太守职位上卸任,然后回京复命。周镇在回程途中,突然遭遇暴雨的袭击,由于他所乘坐的船只很小,加上船篷的上面也有很多的漏洞,因此导致整个船只四处漏雨,几乎没有可供安坐的地方。
正好这个时候,丞相王导亲自去看望他,看到他如此清廉,不由感叹万分,于是立即调周镇去担任吴兴郡的太守。
【赏析】张堪和周镇两人清正廉洁,他们能够面对无数金银珠宝不动心,手握大权从不以权谋私,都可以堪称廉吏的代表人物,其品行和操守令人敬仰。
图片
【原文】郭伋竹马①,刘宽②蒲鞭。
【注释】①郭伋竹马:郭伋,字细侯,扶风茂陵人(今陕西兴平)人。东汉初年官员,为人讲究信义,受人爱戴。
竹马,儿童的一种玩具,骑在胯下当马儿的一种竹竿。
②刘宽:字文绕,东汉时期官员,汉高祖刘邦第十五世孙,在汉灵帝时期担任太尉一职。
【译文】郭伋即使是面对骑着竹马的孩童,依然讲求诚信;刘宽责打犯了错误的仆人时,往往使用蒲草所编织成的鞭子。
【典故】郭伋竹马:典故出自于《后汉书·郭伋传》。
东汉人郭伋担任并州刺史时,前往所管辖的区域视察,走到西河美稷这个地方,看到有数百幼儿,每个人都骑着竹马在路边迎侯自己。
郭伋就询问这些孩童为什么要从那么远的地方前来迎接他,这些孩童回答说:“我们听闻大人前来,内心极为高兴,因此才刻意走这么远前来迎接您。” 深受感动的郭伋对这些孩童表示了感谢。
等到公事处理完毕后,这些孩童又前来送别郭伋一直到郊外,还询问郭伋说:“不知道大人什么时候可以回来?” 郭伋合算了一下就把返回的日期告诉给了他们。但是后来等他返回时,比约定回来的日期早了一天,郭伋担心提前一天回去,会在这些孩童面前丢失诚信,于是就在郊外随便找了一个地方住下来,等到第二天才踏上返程的道路。他的行为使得这些孩童又感动又高兴。
刘宽蒲鞭:典故出自于《汉书·卷四十四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》。
刘宽是东汉时期的官员,他在地方执政的时候,为人宽和仁厚,常常能够与人为善。一旦有下属犯了相应的错误,刘宽并没有对他们疾言厉色,而是轻轻放下。
有些犯了严重过错,确实需要使用鞭刑处罚的时候,刘宽也只是命人将蒲草编织成鞭子,象征性地抽打对方一番,他这样做得目的,就是希望这个犯了错误的人能够在不受伤的情况下,认识到自己行为上的错误。
【赏析】从文中郭伋的行为可以看出,他是一个非常讲究诚信的人,诚信如同洁白无暇的玉石一样,代表着人们身上最为宝贵的人格操守,一个人唯有秉持诚信之风,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敬和好感。
刘宽待人以宽,他善于利用宽和这一种柔性的力量,往往能够直击人心最为柔弱的地方,促使对方改过自新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红腾网-股票配资论坛官网-深圳配资开户-10倍配资可以找谁代注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