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23日,纽约联合国大会现场,一场不太起眼的会面却藏着大玄机。加拿大总理卡尼主动找到中方代表见面,外长阿南德更是直接宣布要来华访问。这事儿要放在一年前,谁能想到?去年这会儿,加拿大还在紧跟美国步伐,给咱们的电动车加100%的税,钢铁铝材也不放过,一副要跟到底的架势。可如今呢,画风突变,急吼吼地要谈判、要缓和,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?
说白了,加拿大这次是真慌了。当初跟着美国老大哥一起开炮,觉得稳赚不赔,没成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咱们这边一个反制措施下去,加拿大西部的农民就哭爹喊娘了,损失那叫一个惨。油菜籽卖不出去、豌豆没人要、猪肉价格跳水,一环扣一环,逼得加拿大政府不得不低头。
回过头看,加拿大这套“先动手、后求饶”的套路早就不新鲜了。记得2022年5月那会儿,他们突然宣布要把华为和中兴的5G设备全踢出去,理由还是那老一套——国家安全。已经装上的得在2024年6月前拆掉,4G设备也得在2027年底前处理完,拆就拆吧,一分钱补偿都没有。这招其实就是“五眼联盟”的集体行动,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早就动手了,加拿大只是迟到的跟班。
到了2024年,美国对咱们的电动车和钢铁产品下狠手,加拿大自然也跟着凑热闹。10月份马上官宣,对中国电车征收100%的关税,钢铁和铝也要加25%的税,几乎完全照搬美国的做法。更离谱的是,副总理弗里兰还放话说,电池、半导体这些领域可能也要加税。这一通操作下来,受伤的不光是中国企业,加拿大本地的消费者和企业也得多掏冤枉钱。
可好景不长,2025年6月,特朗普玩了一把更狠的,直接对美国进口的钢铁、铝及相关产品加征50%的关税。加拿大之前费尽心思讨好美国,结果人家压根不领情,照样一刀切下来。要知道,加拿大可是美国最大的钢铝进口国,这一刀下去伤得最重的就是他们自己。
面对这种情况,加拿大政府立马就坐不住了。6月中旬赶紧推出一堆反制和扶持政策,给自家企业撑腰,生怕就业和竞争力继续往下掉。可问题是,美国那边态度强硬得很,谈判一次次碰壁,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。
走投无路之下,加拿大开始琢磨新办法。既然美国那边谈不拢,不如继续对中国施压,好向美国表表忠心。7月16日,卡尼专门跑到一家钢厂发表讲话,矛头直指中国钢材。说什么要采取措施,防止廉价钢材涌入加拿大市场,还炒作什么“产能过剩”的概念,把中国描绘成威胁本地工人饭碗的罪魁祸首。
这可不只是嘴上说说,加拿大真动真格的了。对超过2024年限额的中国钢材出口,直接征收50%的关税。可万万没想到,美国继续不消停,又宣布从8月1日起对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35%的关税,还抱怨加拿大在打击芬太尼走私方面不够卖力。铜、乳制品、药品、木材、汽车零部件,统统都可能被加税。
加拿大的算盘彻底打错了。本以为针对中国就能换来美国的宽容,结果是吃力不讨好,不但美国那边没有丝毫松口,反而把中国这个大客户给彻底惹毛了。
咱们这边的反制措施来得又快又狠,专门挑加拿大最痛的地方下手——农产品。加拿大西部种油菜籽的农民,这两年可算是倒了大霉了。油菜籽这玩意儿别看不起眼,加拿大可是全球销量大户,每年出口的占全球总量的一半。而中国正好是他们最大的买家之一。
2025年3月,咱们直接给加拿大油菜籽加征100%的关税,一下子把原本49亿美元的订单给砍没了。萨斯喀彻温省的四万农户,人均损失好几万美元,这可不是小数目啊。种一季油菜籽的利润可能就这么打了水漂。
豌豆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,200万吨的出口量瞬间被卡住。加拿大供应商想找印度、越南这些国家补上缺口,可这些市场规模小、运输又麻烦,成本蹭蹭往上涨。榨油厂的老板们急得团团转,设备都投进去了,原料却卖不出去,连带着社区就业也受影响。连省长都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催促联邦政府“赶紧去谈判”。
猪肉和海鲜的处境更惨。猪肉出口到中国原本顺风顺水,结果加税之后销量直线下滑,价格也跟着不稳定。长远来看,中国早就有巴西、欧盟等其他进货渠道,加拿大很可能永远失去这块市场。加拿大西海岸的螃蟹生意,一年出口2.23亿加元,其中九成都销往中国。25%的关税砸下来,等于给本来就压力山大的海鲜行业再加一层重担。
在这种情况下,加拿大政府不得不积极寻求缓和关系。国内压力实在太大了,卡尼和阿南德要是再不采取行动,四万农户恐怕就要集体上街抗议了。
说到底,加拿大其实心里清楚得很,越是打压中国,自己的经济就越难受。压力来了,外交手段必须跟上。
2025年9月23日的这次见面意义重大。卡尼在纽约联大会上和中方代表面对面交流,这可是6月通话之后的第一次正式会面。谈什么呢?油菜籽、海鲜、钢铁、铝材、电动车,几乎把所有涉及关税的问题都拿出来摆上桌面。卡尼嘴上说得挺稳当:“我们要努力建立新的、稳定的贸易关系。”
外长阿南德也赶紧宣布将“很快”访华,还顺便说要去印度走一趟。言外之意很明显:不能再死跟着美国了,得跟中国好好聊聊,顺便给国内农民和企业减减压。
咱们这边的态度也很明确:中国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,今年贸易增长势头不错,基本盘稳固。中方还特别强调,希望双方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经贸方面的问题,同时可以在能源、绿色产业、旅游等领域深化合作。
这话说得很实在,就是明明白白告诉加拿大:想要农产品订单回来?那就老老实实坐下来谈,拿出真诚的态度。
除了缓和跟中国的关系,加拿大还在欧洲积极开拓供应链。卡尼上个月还专门访问了波兰、德国、拉脱维亚,推动跟欧洲国家的合作,稳住欧洲盟友。这就是典型的三角策略:一边缓和中加关系,一边拓展欧洲经济合作,既保证供应链安全,又减少对美国的依赖,还能缓解国内经济压力,稳住政治基础。
有舆论分析指出,现在正是中加关系改善的“窗口期”。加拿大要是能抓住这个机会,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调整政策,完全有可能实现长期稳定发展。要不然,政策继续摇摆不定,农户、企业、地方政府的信任就会慢慢流失,双边关系还是会被周期性波动给困住。
从5G禁令到电动汽车关税,从钢铁铝材到监控设备,加拿大这一路操作下来,几乎把自己绕进了死胡同。如今,卡尼不得不主动示好,外长计划访华,试图修复两国关系。
整件事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:动不动就跟风制裁、打压别人,最后受伤的往往是自己。加拿大农民的血泪教训摆在那儿,四万农户的损失不是数字游戏,而是实实在在的生计问题。贸易战从来就没有赢家,只有程度不同的输家。
现在的问题是,加拿大能不能真正吸取教训?外长访华能不能拿出诚意?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检验。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,在全球化的今天,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靠孤立别人来发展自己。加拿大想要走出困境,就必须正视现实,调整策略,用实际行动来修复跟中国的关系。
红腾网-股票配资论坛官网-深圳配资开户-10倍配资可以找谁代注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