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【1】
即事
宋·汪藻
燕子将雏语夏深,绿槐庭院不多阴。
西窗一雨无人见,展尽芭蕉数尺心。
母燕带着小燕子,在屋檐下叽叽喳喳,好像在宣告盛夏的来到。庭院中的槐树枝繁叶茂,炽热的骄阳透过层层枝叶,洒下斑驳的树影。
一场微雨悄然落在西窗外,雨丝细密,没有人察觉到它的到来。雨滴打在芭蕉上,芭蕉宽大的叶片层层铺开,尽情舒展着绿意,足有数尺长。
燕子呢喃、绿槐稀疏、雨打芭蕉,在这些平常的景物中,蕴藏着诗人淡淡的愁绪。
那场无人注意的雨,在不知不觉中滋润了万物,也滋润了诗人与读者的心田。
图片
【2】
夏日登车盖亭
宋·蔡确
纸屏石枕竹方床,手倦抛书午梦长。
睡起莞然成独笑,数声渔笛在沧浪。
夏日午后,诗人蔡确独自登上车盖亭乘凉。此时的他被贬安州,处于仕途的低谷期,却在一方小天地中寻得清欢。
纸糊的屏风,遮光又透气,石制的枕头,冰凉消暑,竹制的方床透着丝丝凉意。
随手翻了几页书,渐渐感到疲惫,索性把书丢在一边,沉醉在悠长的午梦中。
一觉醒来,嘴角不觉扬起会心的微笑。这时,远处江面上飘来几声清亮的笛声,那悠扬的旋律在波光间荡漾,回旋在沧浪水上。
整首诗委婉深切,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那穿越千年的渔笛声,就藏在那一枕凉风、数声天籁之中。
图片
【3】
环谷初夏
宋·汪晫
荷钱新绿点池塘,竹枕方床午梦长。
山鸟数声帘影寂,松窗风递煮茶香。
初夏的环谷,宁静、闲适,就像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。
池塘里,初生的荷叶翠绿圆嫩,像铜钱一般零星地点缀在碧波之上。白昼渐长,枕着清凉的竹枕,躺在方正的木床上,惬意舒适,不知不觉便进入悠长的睡梦中。
醒来时,四周一片静谧,只听到从远处传来山鸟清脆的啼鸣声。透过松木制成的窗户,感受到微风拂面,风中夹杂着煮茶的清香,在室中萦绕不绝,令人心旷神怡。
汪晫,南宋隐逸诗人,环谷是他的归隐后结庐而居之地。这首诗由视觉到嗅觉,层层递进,动静相宜,描写出夏日山居的闲适意趣。
图片
【4】
夏雨后题青荷兰若
唐·施肩吾
僧舍清凉竹树新,初经一雨洗诸尘。
微风忽起吹莲叶,青玉盘中泻水银。
僧舍格外清凉,环绕寺院的竹林与树木绿意葱茏,青翠如新。一场夏雨过后,天地间的浮沉都被洗涤干净,空气中弥漫着草木与泥土的清香。
忽然,一阵微风拂过,池塘中的田田莲叶随风摇曳,叶面上聚积的水珠,随着叶片的晃动倾泻而下,坠入池塘中,荡开一圈圈细微的涟漪。
整首诗借 “竹树”“莲叶”“雨珠”等景物,呈现出寺院在雨后的清寂氛围,尽显夏日雨后的清凉与生机。
图片
【5】
三衢道中
宋·曾几
梅子黄时日日晴,小溪泛尽却山行。
绿阴不减来时路,添得黄鹂四五声。
梅子成熟的季节本是多雨的梅雨天,这些日子却天天放晴。于是乘着小船沿着小溪前行,直至溪水的尽头,然后改走山路继续前行。
山路两旁绿树成荫,与乘船所见的风景一样清凉宜人,几声黄鹂在枝叶间跳动,不时送来几声清脆的鸣叫,为静谧的山林增添一抹灵动的气息。
整首诗语言浅近,节奏明快,捕捉旅途中动人的瞬间,“梅子”“小溪”“绿阴”“黄鹂”等夏日景象,勾画出一幅清新秀丽的动态山水画卷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红腾网-股票配资论坛官网-深圳配资开户-10倍配资可以找谁代注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